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在正常情况下,胎盘紧密附着于子宫壁,为胎儿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出胎儿的代谢废物。然而,当孕妇存在血管病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子宫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遭受机械性因素,如腹部受到撞击、挤压;宫腔内压力骤减,如双胎妊娠第一胎儿娩出过快等情况时,就可能引发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根据剥离面积和出血量不同,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也有差异,严重时可导致孕妇大出血、休克,胎儿缺氧、死亡等严重后果。
胎盘早剥起病急、进展快,对母婴健康威胁极大。孕妇一旦出现阴道流血、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等症状,尤其是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高危因素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切不可拖延,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