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吃药后有可能变成甲减,主要与药物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或患者对药物敏感有关。
药物性甲减的发生通常与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过量使用相关。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发挥作用,若剂量未根据甲状腺功能动态调整,可能过度抑制激素分泌,导致甲减。此外,甲亢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原发病甲减症状可能在甲亢治疗后显现。
甲减症状与甲亢相反,表现为代谢率降低及多系统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畏寒、乏力、体重增加、嗜睡、记忆力减退、便秘、皮肤干燥粗糙、月经紊乱等。严重甲减可能引发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及时识别并干预。
若出现畏寒、乏力、便秘等甲减症状,或检查发现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游离甲状腺素降低,应立即就医。孕妇、老年人及合并其他疾病者需更密切监测,避免甲减对胎儿发育或基础疾病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