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可能和食管疾病、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结肠疾病、直肠疾病、肛门疾病等相关。
1.食管疾病
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等,食管黏膜破损或肿瘤侵犯血管,可导致出血,血液随粪便排出,常表现为黑便。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受损,出血后血液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经胃酸作用后变成黑色,随粪便排出,也可出现呕血症状。
3.结肠疾病
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结肠黏膜炎症、息肉破裂或肿瘤侵蚀血管,可引起便血。一般为暗红色或鲜红色血液,与粪便混合或附着在粪便表面。
4.直肠疾病
直肠炎、直肠息肉、直肠癌等,直肠部位出血,血液多呈鲜红色,常附着在粪便表面,有时还会伴有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等症状。
5.肛门疾病
痔疮、肛裂等,痔疮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度,可导致痔静脉破裂出血;肛裂患者因肛管皮肤破裂,排便时会出现鲜红色血液,多伴有肛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