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脚后跟痛的原因可能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部结构异常、感染风险增加、骨关节退化等。
1、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易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脚后跟神经末梢受损,出现刺痛、灼烧感或麻木,尤其在夜间或静息时加重。
2、血管病变
高血糖损害下肢血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脚后跟因缺血缺氧引发疼痛,严重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
3、足部结构异常
糖尿病可能伴随足部畸形(如扁平足、高弓足),或长期穿不合脚鞋导致脚后跟压力分布不均,引发慢性劳损性疼痛。
4、感染风险增加
血糖控制不佳削弱免疫力,脚后跟微小伤口易感染细菌或真菌,形成溃疡或炎症,伴随红肿热痛等表现。
5、骨关节退化
糖尿病加速关节软骨磨损,脚后跟的跟骨与跟腱连接处易发生骨刺或关节炎,活动时疼痛加剧。
脚后跟痛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信号,需高度重视。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皮肤破损、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血糖监测、神经血管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