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的常见症状包括肿物脱出、便血、肛门坠胀感、排便异常、肛门失禁等。
1.肿物脱出
早期在排便时直肠黏膜会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发展,脱出物增大,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脱出物通常为淡红色,表面光滑,形似“腊肠”或“宝塔”。
2.便血
一般为少量便血,多在排便时有少量鲜血滴出,或粪便表面带血,是由于黏膜损伤所致。
3.肛门坠胀感
患者常感觉肛门有坠胀不适,尤其在肿物脱出时明显,部分患者还会伴有下腹部坠胀、酸痛。这是因为直肠脱垂牵拉周围组织和神经引起的。
4.排便异常
可能出现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便秘时粪便排出困难,可能与直肠黏膜松弛导致的排便动力不足有关;腹泻可能与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5.肛门失禁
严重的直肠脱垂患者,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可能出现肛门失禁,表现为不能控制排气、排便,尤其在咳嗽、大笑、行走等腹压增加时更易发生。
不仅如此,直肠黏膜反复脱出,可刺激肠黏膜分泌黏液,导致肛门周围分泌物增多,有时还会引起肛周皮肤瘙痒、湿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