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暗红通常是由肠道炎症、肠道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病、结肠息肉等原因引起。
1.肠道炎症
肠炎等肠道炎症会损伤肠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时便呈暗红色,常伴随腹痛、腹泻等症状。
2.肠道肿瘤
结直肠癌等肠道肿瘤侵犯肠道血管时,会引起出血,血液经过肠道消化后变为暗红色,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体重下降等表现。
3.溃疡性结肠炎
这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会导致肠黏膜出现溃疡,溃疡处易出血,血液与粪便混合后呈现暗红色,还可能伴有黏液、腹泻反复发作等症状。
4.缺血性肠病
肠道血液供应不足时,肠壁缺血坏死,引发出血,便血多为暗红色,常伴有突发腹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肠坏死。
5.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表面黏膜脆弱,容易受到粪便摩擦而出血,血液在肠道内停留后颜色变暗,形成暗红色便血,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疼痛症状。
若出现暗红色便血,尤其是伴有腹痛、腹泻、体重骤降、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肠镜、粪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