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治疗方法是膀胱训练、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膀胱训练
对于有急迫性尿失禁等膀胱功能紊乱情况的患者适用。根据患者的膀胱容量和排尿规律,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例如,初始可每1-2小时排尿一次,然后逐步延长至每2-3小时排尿一次,通过训练增强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2.电刺激治疗
利用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的收缩能力。可通过阴道或直肠电极进行刺激,对于一些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尿失禁有一定疗效。
3.药物治疗
α受体激动剂通过刺激尿道平滑肌α受体,增加尿道阻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例如米多君等药物,可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如高血压等,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抗胆碱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迫性尿失禁,通过抑制膀胱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缩来缓解症状。常见药物有托特罗定等。
4.手术治疗
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经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较为合适。但对于有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则不适用。
另外,利用生物反馈仪器将盆底肌的电活动等信息反馈给患者,让患者了解自己盆底肌的收缩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盆底肌训练。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患者训练的依从性和效果,适用于各种类型尿失禁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