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得甲亢需要日常护理与监测、药物治疗方案、饮食管理、胎儿监护措施等。
1、日常护理与监测
孕期甲亢需保证每日8-10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可通过散步等轻度活动维持体力。每周记录体重、心率变化,若出现心悸加重或体重骤降需立即就医。每2-4周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孕早期TSH目标为0.1-2.5mIU/L,孕中晚期调整为0.2-3.0mIU/L,游离甲状腺素维持在非孕女性正常范围上1/3水平。
2、药物治疗方案
孕早期首选丙硫氧嘧啶,每日剂量控制在150-300mg,分3次口服以减少胎儿暴露风险;孕中晚期可换用甲巯咪唑,起始剂量5-15mg/日。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避免过量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若出现皮疹、黄疸等副作用,需停药并换药。
3、饮食管理
每日碘摄入量控制在150μg以内,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改用无碘盐烹饪。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瘦肉每日200-250g,新鲜蔬果500g以上保证维生素供给。采用少食多餐制,每日5-6餐减轻代谢负担,预防妊娠剧吐引发的甲亢危象。
4、胎儿监护措施
孕16周起每月进行超声检查,重点监测胎儿甲状腺大小及血流信号。孕20-24周检测母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若阳性需每2周评估胎儿心率及胎动。孕32周后加强胎心监护,出现胎儿心动过速(>160次/分)或生长受限需提前终止妊娠。
确诊后应同时挂内分泌科与妇产科门诊,建立多学科联合管理档案。若出现阴道流血、持续腹痛或胎动消失等危急症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