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吃水果应遵循血糖稳定再食用、选低糖水果为宜、控制水果食用量、注意食用时间点、监测血糖变化情况等事项。
1、血糖稳定再食用
糖尿病人并非完全不能吃水果,但前提是血糖要控制相对稳定,一般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0mmol/L以下时,可适当吃水果。若血糖波动较大或处于较高水平,吃水果易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加重病情。
2、选低糖水果为宜
不同水果含糖量差异较大,糖尿病人应优先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柚子、猕猴桃等。这些水果含糖量相对较低,且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稳定血糖,避免血糖急剧上升。
3、控制水果食用量
即使吃低糖水果,也不能毫无节制。每天食用水果的量应控制在200克以内,可分多次食用。过量食用水果,摄入的糖分增多,同样会使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4、注意食用时间点
吃水果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在两餐之间,如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3点左右。此时血糖相对较低,吃水果既能补充能量和营养,又不会导致餐后血糖过高。避免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5、监测血糖变化情况
吃了水果后,糖尿病人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如果发现血糖明显升高,说明这种水果或食用量不适合自己,下次应调整选择或减少食用量,以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水果食用方案。
糖尿病人科学吃水果对控制血糖和保证营养摄入都很重要。若在调整饮食后血糖仍不稳定,或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