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症状主要包括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一.症状
1.感觉障碍
早期多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烧灼感、刺痛等,通常呈对称性,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患者对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减退,严重时可出现感觉缺失,容易导致受伤而不自知。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感觉过敏,即对轻微刺激产生强烈的疼痛感觉。
2.运动障碍
主要表现为肌力减退,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如行走困难、站立不稳等。长期可导致肌肉萎缩,影响肢体的正常运动功能,导致运动不协调、精细动作困难等。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患者可出现皮肤干燥、无汗或多汗,指甲变脆、易裂等。还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心血管系统方面,可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即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血压明显下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泌尿系统可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1.控制血糖
这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神经损伤。
2.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可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神经功能。对于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使用加巴喷丁等药物缓解疼痛。注意,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3.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物理治疗如按摩、针灸、理疗等,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和麻木症状。运动疗法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