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患者可以使用局部镇痛类药物、缓泻剂、抗感染药物等药物治疗。
1.局部镇痛类药物
如利多卡因凝胶,将其涂抹于肛裂患处,能有效缓解排便时的剧烈疼痛,降低因疼痛导致的排便恐惧,便于保持规律排便。
2.缓泻剂
乳果糖口服溶液可软化大便,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排便时对肛裂创面的刺激和损伤,帮助裂口愈合,需按剂量服用避免腹泻。
3.抗感染药物
若肛裂伴有明显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防止感染加重,避免裂口出现化脓、红肿等情况。
肛裂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调整、保持排便规律、局部清洁护理、避免不良习惯、适度运动等。
1.饮食调整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同时增加饮水量,保持大便柔软,减少对肛裂创面的刺激。
2.保持排便规律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久忍大便,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裂口加重,必要时可借助缓泻剂辅助排便。
3.局部清洁护理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引发感染,清洗后可轻轻擦干或用柔软毛巾按压吸干水分。
4.避免不良习惯
不要长时间久坐或久站,减少肛门部位压力;避免自行用手或硬物刺激裂口,防止损伤加重或引发感染。
5.适度运动
进行散步、慢跑等轻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肛门周围血液循环,有助于肛裂愈合,但避免剧烈运动增加肛门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若肛裂经护理后仍频繁出血、疼痛加剧,或出现肛门周围脓肿、发热等症状,可能是病情加重或合并其他感染,应及时就医诊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慢性肛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