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得糖尿病的人群包括有家族遗传史者、超重肥胖人群、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者、缺乏运动者、年龄较大且伴有其他疾病者等。
1、有家族遗传史者
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其患病风险会比普通人高出数倍。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作用以及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使这类人群更容易出现血糖异常,进而发展为糖尿病。
2、超重肥胖人群
体重超标,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脂肪组织会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和激素,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无法有效被利用和储存,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
3、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者
经常摄入大量高糖、高脂肪食物,如甜食、油炸食品等,会使身体摄入过多热量。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引发肥胖。同时,长期高糖饮食还会直接加重胰腺负担,影响胰岛素分泌,久而久之,就可能诱发糖尿病。
4、缺乏运动者
运动能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助于降低血糖。而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身体代谢水平下降,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容易堆积,胰岛素的作用也会减弱,血糖容易升高,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5、年龄较大且伴有其他疾病者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胰岛素分泌和作用能力也会下降,血糖调节功能变弱。若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血管功能,增加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糖尿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如果属于上述易患人群,或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进行血糖检测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