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跟1型糖尿病有区别吗
2型糖尿病跟1型糖尿病有区别,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判断。
1、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破坏了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例如,遗传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某些特定基因的变异会使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岛β细胞,且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等)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启动。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2、临床表现
1型糖尿病起病常较急,患者多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血糖升高明显,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儿童患者因起病急且症状典型较易被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三多一少”症状相对不典型或较轻,后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肥胖患者居多,发病年龄较大者相对更常见,但现在儿童肥胖增多使得儿童2型糖尿病也可见到,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出现时间相对1型糖尿病可能稍晚,但也需重视。
3、治疗
1型糖尿病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来补充体内缺乏的胰岛素,因为自身胰岛β细胞已被破坏无法自身分泌足够胰岛素,同时需要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综合管理。2型糖尿病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控制(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比例等)、增加体力活动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控制血糖,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使血糖达标时可考虑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等。
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若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可引起失明等。2型糖尿病通过积极治疗,若能良好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可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预后相对1型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