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的症状主要有疼痛、便血、便秘、瘙痒等,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症状
1.疼痛
肛裂最主要的症状是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出现疼痛。排便时,干硬的粪便通过肛管,会刺激裂口神经末梢,产生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排便后,由于肛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疼痛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直至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才会缓解。这种周期性的疼痛特点是肛裂疼痛的典型表现。
2.便血
便血也是肛裂常见症状之一,一般出血量较少,通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可见少量鲜红色血迹,有时也会有滴血现象。便血的原因是排便时粪便擦破肛裂处的溃疡面导致出血。
3.便秘
很多肛裂患者会出现便秘的情况,一方面,患者因害怕排便时的疼痛而有意推迟排便时间,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变得更加干硬,进一步加重排便困难;另一方面,便秘又是引发肛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形成恶性循环。
4.瘙痒
肛裂溃疡面或皮下瘘管会不断有分泌物渗出,刺激肛周皮肤,引起肛门瘙痒。患者常不自觉搔抓,可导致肛周皮肤破损,出现湿疹等皮肤问题,进一步加重不适症状。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食物,如芹菜、苹果、玉米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粪便干结。同时,要适量饮水,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
定时排便,避免憋便,尽量缩短排便时间,减少肛门局部压力。一般建议每天晨起或饭后半小时尝试排便,排便时不要看手机或看书,集中注意力。
采用温水或药物坐浴可以清洁肛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患者可每天坐浴1-2次,每次15-20分钟。
2.药物治疗
可使用痔疮膏、硝酸甘油等药物涂抹在肛裂处,起到止痛、促进裂口愈合的作用。此外,还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等局部麻醉药物,减轻排便时的疼痛。
对于便秘患者,可适当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使粪便松软、润滑,便于排出,减少对肛裂创面的刺激。
3.手术治疗
肛裂切除术适用于经久不愈、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的肛裂患者。手术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病变组织,包括哨兵痔、肥大的肛乳头等,术后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和护理。
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内括约肌,降低肛管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肛裂愈合。该手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治愈率较高,但有一定的肛门失禁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