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出现瞳孔放大通常意味着病情危重,多提示颅内压急剧升高致脑疝,因脑出血致血肿使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移位压迫动眼神经,早期可患侧瞳孔缩小,随后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不同人群意义相同,儿童颅骨弹性好但出现瞳孔放大病情严重,有基础疾病患者出现提示病情进展迅速,有基础疾病者平时应控指标预防脑出血。
相关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
从病理机制来看,正常情况下,颅内各部分组织间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当脑出血发生后,血肿形成会占据颅内空间,导致颅内压升高。随着颅内压不断升高,脑组织会向压力较低的部位移位,比如向小脑幕切迹、枕骨大孔等部位移位。当脑组织移位压迫到动眼神经时,动眼神经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动眼神经包含支配瞳孔括约肌等的纤维,当动眼神经受压时,早期可能因为刺激出现瞳孔缩小,随后随着压迫加重,动眼神经麻痹,导致瞳孔散大。临床上,瞳孔放大且对光反射消失往往提示预后不良,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病情、救治是否及时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脑出血瞳孔放大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提示病情危重。但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儿童的颅骨弹性相对较好,可能颅内压升高的表现相对不典型,一旦出现瞳孔放大等表现,往往病情已经非常严重,需要更紧急、更积极的救治。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病史的患者,出现脑出血瞳孔放大,提示其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病情进展迅速,需要立即针对脑出血及脑疝进行处理。在生活方式方面,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平时不注意血压控制等,更容易发生脑出血,进而出现瞳孔放大等严重情况,所以这类患者平时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脑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