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符合手术指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获取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并速送实验室,用无菌PBS冲洗等处理组织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分离,选用DMEM/F12培养基等准备培养体系,将细胞悬液离心重悬后接种培养,培养24-48小时观察贴壁情况并依密度传代,操作需考虑不同患者状况尤其老年患者调整精细度以最小化对细胞损伤。
一、标本获取
1.选取符合手术指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于无菌环境下获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标本,保证标本新鲜,避免长时间暴露,不同年龄患者操作需依身体状况调整,老年患者组织韧性不同,操作宜轻柔;标本获取后立即置入含无菌PBS的容器,快速送实验室处理。
二、组织处理
1.用无菌PBS冲洗标本3-4次,清除血液、黏液等杂质,剔除坏死组织,注意避免损伤组织;将冲洗后组织剪成1-2mm3小块,便于后续消化。
三、消化分离
1.采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液,于37℃消化,消化时间15-30分钟,依组织块大小调整,消化至组织块边缘变钝、部分分散时,加含10%-2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终止后经滤网过滤,去除未消化组织块,不同个体癌组织对胰酶消化敏感性异,需据实际调整。
四、培养体系准备
1.选用DMEM/F12培养基,添加青霉素和链霉素防污染,培养基预温至37℃;准备培养瓶或培养板,加入培养基后置培养箱平衡温度与pH,培养箱二氧化碳浓度维持5%,湿度90%以上,年龄较大患者需保障培养环境稳定。
五、接种培养
1.细胞悬液离心(1000-1500rpm,3-5分钟),弃上清,加预温培养基重悬细胞,调整密度至1×10-5×10个/ml,接种后放培养箱培养,定期观察细胞生长,不同病史患者细胞生长受基础疾病影响,需关注异常。
六、后续观察与传代
1.培养24-48小时观察贴壁情况,贴壁良好者继续培养,依细胞密度传代,传代重复消化分离等步骤,传代次数宜少,保持原代细胞生物学特性,年龄因素主要影响操作精细度,需最小化对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