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是因神经系统受损或肌肉本身病变致身体某部分或全部肌肉运动功能丧失或减弱,按累及范围分单瘫(单一肢体)、偏瘫(一侧上肢下肢及面部)、截瘫(双下肢及躯干)、四肢瘫(四肢),常见病因有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卒中、脊髓损伤、神经炎)和肌肉病变(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临床表现为瘫痪部位肌肉不同程度无力,伴肌张力、腱反射异常,不同病因起病急缓及伴随症状有别。
一、按累及范围分类
1.单瘫:仅单一肢体出现运动障碍,常见于大脑半球病变等情况,比如某一侧上肢或下肢单独出现无力、活动受限。
2.偏瘫:表现为一侧的上肢、下肢以及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多由脑卒中(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影响对侧大脑运动中枢所致。
3.截瘫:主要是双下肢及躯干部分出现运动功能丧失或减弱,常见病因有脊髓损伤(如外伤导致脊髓节段受损)、脊髓炎等。
4.四肢瘫:四肢均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可见于高位脊髓损伤、严重的脑部广泛病变等情况。
二、常见病因
1.神经系统病变
脑卒中:脑血管破裂出血或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受损,影响神经传导,从而引发相应部位的瘫痪,如缺血性脑卒中因血管堵塞使脑部供血区域神经功能受损出现偏瘫等。
脊髓损伤:外力撞击、交通事故等导致脊髓结构破坏或传导功能受阻,可引起截瘫或四肢瘫,例如高处坠落伤导致脊髓骨折脱位进而损伤脊髓。
神经炎: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四肢对称性的无力甚至瘫痪,同时可能伴有感觉异常等表现。
2.肌肉病变: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会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导致运动功能进行性减退,引发瘫痪相关表现。
三、临床表现特点
瘫痪部位的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无力,严重时完全不能活动,还可能伴随肌张力异常(如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腱反射改变(如腱反射亢进或减弱)等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同时伴有感觉障碍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不同病因导致的瘫痪,其起病急缓、伴随症状等会有所差异,例如脑卒中引起的偏瘫往往起病较急,常伴有头痛、呕吐等症状;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导致的四肢瘫起病相对隐匿,病情呈进行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