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性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患者水疱液及吸入患者打喷嚏咳嗽产生的含病毒飞沫,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疫苗者、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染,预防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水疱、接种水痘疫苗、提升自身免疫力,接触过患者的未患水痘儿童需避免密切接触并观察症状,发病者需隔离治疗。
一、传染机制与途径
带状性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该病毒具有传染性。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一是直接接触传播,患者水疱液中含大量病毒,健康人接触患者水疱液后,病毒可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人体;二是空气传播,患者打喷嚏、咳嗽产生的含病毒飞沫,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但此途径感染风险相对直接接触传播较低。
二、易感染人群特征
1.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水痘疫苗者:此类人群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无免疫力,接触病毒后易感染水痘,而感染水痘后,病毒会潜伏在体内,成年后可能复发引发带状性疱疹。例如儿童群体中,若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疫苗,则感染风险较高。
2.免疫力低下人群:包括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免疫力衰退)、患有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基础疾病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这类人群免疫系统抵御病毒能力弱,感染病毒后更易发病且病情可能较重并发症风险高。
三、预防要点
1.避免直接接触患者水疱液
与带状性疱疹患者接触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其水疱,若需接触应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病毒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
2.接种水痘疫苗
未患过水痘且未处于水痘感染期的人群可接种水痘疫苗以预防水痘,从而降低后续感染带状性疱疹的几率;儿童应按免疫规划程序规范接种水痘疫苗。
3.提升自身免疫力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如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多次中等强度运动)、充足睡眠(维持良好睡眠时长与质量)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病毒风险;免疫力低下人群还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改善免疫状态。
四、接触后应对举措
若接触过带状性疱疹患者且未患过水痘的儿童,应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并密切观察自身有无发热、皮疹等症状,一旦出现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对于已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病者,则需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同时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以促进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