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瘫早期表现有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肌张力可出现增高或降低情况,常呈现异常身体姿势,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或有异常反射持续存在,存在喂养困难,有异常哭闹,眼神呆滞缺乏追视能力,表情淡漠对周围环境反应不敏感,主动运动明显少于同龄婴儿,皆因脑部相关功能受损所致。
一、运动发育迟缓
婴儿脑瘫早期常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正常婴儿3个月左右能抬头,而脑瘫婴儿可能3个月仍不能抬头;4个月时正常婴儿可伸手抓物,脑瘫婴儿则往往不能顺利完成该动作,这是由于脑部运动中枢受损影响了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
二、肌张力异常
可出现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的情况。肌张力增高时,婴儿肢体僵硬,换尿布时四肢难以分开;肌张力降低时,肢体松软,像棉花一样没有正常的张力,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和姿势维持。
三、姿势异常
常表现出异常的身体姿势。例如婴儿经常呈现头后仰的姿势,平卧时四肢呈现过度伸展的状态,或者在俯卧位时不能正常抬头,身体扭曲成不正常的弧度,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导致肌肉控制失衡引发姿势异常。
四、反射异常
原始反射可能出现延迟消失或异常反射持续存在的情况。正常婴儿出生后存在的握持反射通常在3-4个月消失,若脑瘫婴儿握持反射4个月后仍不消失,或者出现不对称颈紧张反射等异常反射,都提示可能存在脑部运动功能障碍。
五、喂养困难
表现为吸吮无力,吃奶时不能很好地含住乳头或奶嘴,吞咽也比较困难,可能出现吐奶频繁的情况。这是因为脑部相关神经功能受损,影响了口腔和吞咽肌群的协调运动。
六、异常哭闹
相较于正常婴儿,脑瘫婴儿可能出现异常哭闹,且难以通过常规方式安抚。这可能是由于身体不适,而脑部病变导致感觉传导或神经调节异常引起婴儿不适而哭闹。
七、眼神异常
目光呆滞,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追视能力。正常婴儿出生后不久就会开始追视移动的物体,而脑瘫婴儿可能在该阶段眼神不能很好地跟随物体移动,反映出脑部视觉相关神经功能发育异常。
八、表情淡漠
对周围环境反应不敏感,面部表情较为呆板,不像正常婴儿那样能对周围的声音、光线等刺激有丰富的表情反应,这与脑部神经对情感和感觉信息的处理异常有关。
九、主动运动减少
自主的大运动动作明显少于同龄婴儿。正常婴儿2-3个月时会有上肢的挥舞等主动运动,而脑瘫婴儿主动运动明显减少,活动显得较为被动,是脑部运动调控功能障碍导致运动发起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