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子宫为子宫畸形因宫腔存纵隔致形态异常,经期经血排受纵隔阻碍使子宫加强收缩引发痛经,临床表现为经期出现程度不一疼痛且经期结束多缓解,诊断可通过超声检查初步筛查、子宫输卵管造影辅助判断、宫腔镜检查明确(为金标准),治疗有对有生育要求者行宫腔镜下纵隔切除术,无生育要求者用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育龄期疑此需及时就医,孕期合并者要密切监测妊娠情况,儿童及青少年少见相关表现时也需排查并依评估处理。
一、纵隔子宫引起痛经的机制
纵隔子宫属于子宫畸形,因子宫腔内存在纵隔组织,导致宫腔形态异常。月经期间,经血排出时受纵隔阻碍,子宫为排出经血会加强收缩,这种异常收缩可引发下腹部疼痛,即痛经。其机制主要是宫腔容积因纵隔存在而变小,经血排出不畅,子宫平滑肌过度痉挛性收缩所致。
二、临床表现特点
纵隔子宫引起的痛经多在月经期间出现,疼痛程度个体差异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轻度下腹部坠胀感,而严重者可出现剧烈疼痛,影响日常活动与生活质量,疼痛时间一般与月经经期一致,经期结束后疼痛多可缓解。
三、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可初步观察子宫形态,发现宫腔内是否存在纵隔样结构,为初步筛查手段,但准确性有限。
2.子宫输卵管造影:通过造影剂显示宫腔形态,能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纵隔子宫及纵隔的类型等情况。
3.宫腔镜检查:是诊断纵隔子宫的金标准,可直接清晰观察宫腔内纵隔的具体形态、位置等,明确诊断。
四、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对于有生育要求且痛经等症状明显的患者,多采用宫腔镜下纵隔切除术,通过手术恢复正常宫腔形态,改善经血排出不畅状况,从而缓解痛经,同时有助于提高受孕几率并降低妊娠相关风险(如流产、早产等)。
2.对症处理:无生育要求且痛经明显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对症缓解疼痛,但需严格遵循医疗建议,避免自行随意用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期女性:若出现月经期间痛经且怀疑纵隔子宫,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减少对生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孕期女性:合并纵隔子宫的孕期女性需密切监测妊娠情况,因为纵隔子宫可能增加流产、早产、胎位异常等风险,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遵循医生的监测与指导方案。
儿童及青少年:纵隔子宫引起痛经的情况在青少年中相对少见,但如出现月经异常伴下腹痛等表现,也需及时排查相关疾病,且儿童及青少年一般优先考虑非手术的保守观察或在合适情况下采取针对性治疗,需严格依据专业医疗评估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