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肺部感染约50%以上瘫痪患者会发生,老年、长期吸烟等是影响因素;压疮发生率可达25%-80%,年龄小、卧床姿势不当等是影响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约30%-50%瘫痪患者会发生,老年、长期卧床等是影响因素。
一、肺部感染
(一)发生情况
瘫痪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导致肺部感染。研究表明,约50%以上的瘫痪患者会发生肺部感染。年龄较大的瘫痪患者因肺功能本身有所下降,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更高;长期吸烟的瘫痪患者,其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受损,也会增加肺部感染几率。
(二)影响因素
年龄方面,老年瘫痪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减退,更容易遭受病原体侵袭;性别差异上,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若合并有妇科炎症等情况,可能通过交叉感染增加肺部感染风险;生活方式中,长期卧床且缺乏有效呼吸锻炼的瘫痪患者,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受限,利于细菌滋生;病史方面,若患者既往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瘫痪后病情易加重,引发肺部感染。
二、压疮
(一)发生情况
压疮是瘫痪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皮肤破损、溃疡。据统计,瘫痪患者压疮发生率可高达25%-80%。截瘫患者因身体特定部位长期受压,如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压疮发生更为频繁;年幼的瘫痪患儿皮肤娇嫩,且活动受限,若护理不当,压疮发生风险也较高。
(二)影响因素
年龄较小的瘫痪患儿皮肤厚度和韧性不如成人,更容易受损;不同性别在压疮发生上无显著差异,但女性患者若皮肤本身较为敏感,可能更易出现压疮;生活方式中,卧床姿势不当、皮肤清洁不及时等会加重局部受压和皮肤损伤风险;病史方面,若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等影响血液循环的疾病,压疮更难愈合且易反复发生。
三、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发生情况
瘫痪患者肢体活动减少,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大约30%-50%的瘫痪患者会发生深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老年瘫痪患者因血管弹性差、血液黏稠度高,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高于年轻患者;长期卧床且缺乏下肢活动锻炼的瘫痪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明显增加。
(二)影响因素
年龄较大的患者血管壁弹性下降,血液回流不畅;性别差异不显著,但若女性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等特殊情况,血液高凝状态会进一步增加深静脉血栓风险;生活方式中,长期卧床、下肢制动是重要诱因;病史方面,若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等血管病变病史,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