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包括肥胖、未孕晚育及绝经延迟者、长期单独用雌激素激素替代治疗者、有林奇综合征家族史人群,临床表现有绝经后或未绝经时阴道流血、血性或浆液性伴感染的排液、晚期及宫腔积脓时的疼痛,诊断靠经阴道超声初步筛查、分段诊刮确诊、宫腔镜直接观察取活检,治疗主要是手术,还有放疗用于术后高危或晚期不宜手术者,化疗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者,老年患者要评估基础病选方案防并发症,妊娠期需综合胎儿和病情处理。
一、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
1.肥胖人群:体重指数(BMI)≥28kg/m2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风险显著增加,因肥胖可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长期刺激子宫内膜。2.未孕、晚育及绝经延迟者:未生育女性缺乏孕激素对抗雌激素,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绝经年龄大于52岁者,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作用时间延长,增加患病风险。3.激素替代治疗人群:长期单独应用雌激素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而无孕激素拮抗者,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升高。4.林奇综合征家族史人群:林奇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携带相关基因突变的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等多种癌症风险明显增加。
二、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是常见症状,量一般不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2.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性恶臭白带。3.疼痛:晚期癌组织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可引起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若癌灶阻塞宫颈管致宫腔积脓,可出现下腹部胀痛及痉挛样疼痛。
三、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内有无占位病变等,有助于初步筛查。2.分段诊刮: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通过刮取宫腔及宫颈管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及累及范围。3.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内病变形态、部位,并可取活检,提高早期病变的诊断率。
四、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根据肿瘤分期选择不同术式,如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等。2.放疗: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适用于术后有高危因素(如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等)或晚期不宜手术的患者。3.化疗:多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可采用静脉化疗或腹腔化疗等方式,常用药物有紫杉醇、顺铂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及肝肾功能,选择对机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妊娠期患者:妊娠期诊断子宫内膜癌较为罕见,需综合考虑胎儿情况及孕妇病情严重程度,必要时终止妊娠并进行抗肿瘤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孕妇身体状况及胎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