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早期症状因受损神经元类型和部位不同而异,常见肌肉无力(手部多为首发,下肢也可累及)、肌肉萎缩(面部、颈部等有相应表现)、肌肉跳动(比健康人更频繁且常伴其他症状)、言语障碍(病变累及延髓致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病变累及延髓致吞咽费力),不同人群出现相关症状需结合自身情况排查病因
肌肉无力
手部肌肉:多为首发症状,患者常感觉手指活动不灵活,精细动作困难,如拿筷子、系纽扣等动作变得笨拙,随着病情进展,手部小肌肉逐渐萎缩,表现为爪形手。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发病早期表现可能无本质差异,但儿童发病相对罕见,若儿童出现类似情况需高度重视排查罕见病因;男性和女性在早期肌肉无力表现上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缺乏运动者可能因肌肉基础情况不同,早期肌肉无力表现略有不同,但这并非疾病本质差异因素。有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者,出现手部肌肉无力等早期症状时更应警惕运动神经元病。
下肢肌肉:病情进展可能累及下肢肌肉,患者会感到行走易疲劳,上下楼梯困难,步态异常,如出现拖拽步态等。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若出现下肢肌肉相关早期症状,需更早进行医学评估。老年人本身肌肉功能有一定退变,若出现下肢肌肉无力等早期症状,要注意区分是运动神经元病还是正常衰老相关肌肉功能减退,可通过神经电生理等检查辅助鉴别。
肌肉萎缩
面部肌肉:少数患者早期可能出现面部肌肉萎缩相关表现,如面部表情变浅,眼睑闭合无力等,但相对少见。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等特殊病史人群,出现面部肌肉萎缩早期表现时,需排查是否与运动神经元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联。
颈部肌肉:部分患者早期可察觉颈部肌肉萎缩迹象,表现为颈部活动力量减弱等。长期伏案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颈部肌肉本就可能存在一定紧张或轻度萎缩表现,若出现异常加重等情况需警惕运动神经元病可能。
肌肉跳动:患者常能感觉到肌肉不自主的跳动,医学上称为肌束颤动,可发生在四肢、面部等部位的肌肉。一般健康人也可能偶尔出现肌束颤动,但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肌束颤动往往更频繁或伴有肌肉无力、萎缩等其他表现。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若出现肌束颤动且伴随发育迟缓等情况,要考虑神经系统发育相关问题;妊娠期女性出现肌束颤动需考虑是否与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但也要排查是否存在神经系统潜在病变。
言语障碍:若病变累及延髓支配的肌肉,早期可能出现言语不清,说话含糊难懂,尤其是进行连续言语表达时更为明显。对于有脑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出现言语障碍早期表现时,需鉴别是运动神经元病还是脑血管病后遗症等情况;老年人出现言语障碍早期症状,要综合评估神经系统情况,排查多种可能的神经系统疾病。
吞咽困难:病变累及延髓时,早期可能出现吞咽费力,尤其是吞咽固体食物时更为明显,患者可能会感觉食物在咽下去的过程中不顺畅。有头部外伤病史等特殊病史人群,出现吞咽困难早期症状时,要考虑是否因外伤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进而引发运动神经元病相关表现;婴幼儿若出现喂养困难等类似吞咽问题,需从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等多方面排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