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会带来多种表现,包括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等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伴随耳鸣、耳闷胀感等耳部症状,有眼震等眼部表现,出现站立或行走不稳、协调障碍等平衡相关表现,伴有头痛、听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相关表现,还有恶心、呕吐、出汗等全身症状。
一、眩晕的感觉表现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的错觉,患者会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晃动、升降等。例如外周性眩晕中的梅尼埃病,患者常突发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多为20分钟至数小时,长者可达数天至数周,发作时还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
二、伴随的耳部症状
1.耳鸣
部分眩晕症患者会出现耳鸣症状,比如梅尼埃病患者早期多为低频耳鸣,后期可发展为高频耳鸣,耳鸣可能在眩晕发作前加重。这是因为内耳病变影响了听觉相关的神经结构,导致内耳的听觉感受器功能异常,从而产生耳鸣。
2.耳闷胀感
像梅尼埃病患者还常伴有耳闷胀感,这是由于内耳淋巴循环障碍,导致内耳压力变化,引起耳部的闷塞感觉。
三、眼部表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眼震,即眼球不自主地来回摆动。这是因为前庭-眼反射受到刺激,当前庭感受器受到异常刺激时,通过前庭-眼反射引起眼球运动。例如前庭神经炎患者,在检查时可发现有水平性或水平旋转性眼震。
四、平衡相关表现
1.站立或行走不稳
眩晕会影响患者的平衡功能,导致站立或行走时感觉不稳,容易摔倒。这是因为前庭系统是维持人体平衡的重要系统之一,当前庭功能受损时,无法准确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平衡信息,使得患者在行动时难以保持平衡。
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平衡功能就相对较弱,眩晕导致的站立或行走不稳更容易引发跌倒等意外情况,增加骨折等损伤的风险。而对于儿童,由于其平衡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眩晕引起的平衡问题可能会对其日常活动产生较大影响,需要特别注意看护。
2.协调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协调障碍,比如拿东西时手抖、动作不协调等。这是因为前庭与小脑等平衡调节相关的结构有密切联系,前庭病变会影响到小脑对肢体运动的协调控制。
五、神经系统相关表现
1.头痛
部分眩晕症患者可能伴有头痛症状,其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内耳病变刺激神经传导通路,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异常,进而引起头部疼痛。例如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眩晕,患者常可伴有头痛,疼痛性质多样,可能为胀痛、刺痛等。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眩晕伴头痛时需要特别关注血压情况,因为血压波动可能会加重眩晕和头痛症状。而对于妊娠期女性出现眩晕伴头痛,需要谨慎评估,因为很多药物在妊娠期使用受限,要考虑胎儿的安全。
2.听力下降
某些眩晕症会伴有听力下降,如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在眩晕发作的同时或前后会出现听力突然下降的情况。这是由于内耳的听觉感受器和前庭感受器同时受到病变影响,导致听力和平衡功能都出现异常。
六、全身症状
1.恶心、呕吐
如前面提到的梅尼埃病等眩晕症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这是因为前庭受到刺激后,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的反应。恶心、呕吐会导致患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需要更加注意补液等支持治疗,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出汗
部分患者在眩晕发作时会伴有出汗症状,这也是自主神经反射的一种表现,由于前庭-自主神经反射弧受到刺激,导致汗腺分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