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斑丘疹是皮肤红斑与丘疹同时存在的损害,常见由麻疹(儿童好发、麻疹病毒感染、有相关症状及传播方式)、风疹(儿童成人可发病、全身症状轻、出疹及传播等)、幼儿急疹(多见于婴幼儿、高热后出疹等)、药疹(有用药史、皮疹多样等)、湿疹(多因内外因素、皮疹多形性等)引起,儿童患病毒感染性红斑丘疹需注意隔离等,成人出现红斑丘疹可能因药疹湿疹等需停用可疑药物等,孕妇患红斑丘疹需谨慎,风疹感染要评估胎儿,药疹用药权衡利弊。
一、红色斑丘疹的定义
红色斑丘疹是指皮肤出现红色的斑疹与丘疹同时存在的一种皮肤损害表现,斑疹是局限性、隆起或非隆起的皮肤颜色改变,丘疹是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的实质性圆形、类圆形小隆起性皮损。
二、常见引起红色斑丘疹的疾病及特点
(一)麻疹
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咳嗽、流涕等)、口腔麻疹黏膜斑(科氏斑),之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自头面部向下蔓延至全身,出疹期体温可达高峰。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易感染。
(二)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有低热、乏力、咳嗽等,1-2天后出现红色斑丘疹,先从面部开始,迅速向全身蔓延,一般2-3天皮疹消退,常伴有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孕妇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三)幼儿急疹
多见于6-18个月婴幼儿,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等感染引起。特点为高热3-5天后体温骤降,同时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皮疹多分散存在,压之褪色,多先见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至面部和四肢,一般1-2天皮疹消退,不留色素沉着。
(四)药疹
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有明确用药史,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红色斑丘疹,可伴有瘙痒,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等重症药疹。不同药物引起的药疹有不同特点,如磺胺类药物常引起固定型药疹,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
(五)湿疹
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皮疹多形性,急性期可出现红斑基础上的丘疹、丘疱疹,慢性期皮肤肥厚、粗糙,也可表现为红色斑丘疹,伴有剧烈瘙痒,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等,易反复发作,与过敏体质、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有关。
三、不同人群患病的相关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患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红色斑丘疹。如患麻疹时,需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充足休息和营养;幼儿急疹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方式,体温过高需谨慎处理,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退热药物;湿疹患儿要注意皮肤保湿,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接触过敏原。
(二)成人
成人出现红色斑丘疹可能因药疹、湿疹、感染性疾病等。药疹患者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及时就医;湿疹成人患者要注意寻找可能的诱因,如工作环境、接触的化学物质等,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因搔抓加重皮肤损害。
(三〕特殊人群(如孕妇)
孕妇出现红色斑丘疹需格外谨慎,若考虑风疹病毒感染,需及时就医评估胎儿情况,因为风疹病毒可导致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药疹发生在孕妇时,用药需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或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