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疾病可引发失眠,精神心理疾病中抑郁症、焦虑症易致失眠,神经系统疾病里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常伴失眠,呼吸系统疾病中COPD、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致失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也易引发失眠,且不同疾病有其相应发病机制及相关人群特点。
一、精神心理疾病
1.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出现失眠症状,据相关研究,约70%-8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其中失眠是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抑郁症导致失眠的机制可能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例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异常会影响睡眠-觉醒调节系统。女性抑郁症患者发生失眠的概率可能相对更高,这与女性的生理周期、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长期的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事件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增加抑郁症合并失眠的风险,有过重大生活挫折病史的人群更易受其影响。
2.焦虑症:焦虑症患者也极易出现失眠情况。一般来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中失眠的发生率较高。焦虑情绪会使大脑处于过度警觉状态,影响睡眠结构,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不同年龄层的焦虑症患者都可能伴随失眠,老年焦虑症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等因素,失眠问题可能更为突出。生活中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环境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增加焦虑症发病风险,进而引发失眠,有焦虑症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神经系统疾病
1.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其中失眠是常见症状之一。研究发现,超过50%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失眠问题。其发病机制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等神经系统病理改变有关,多巴胺能系统功能紊乱会影响睡眠-觉醒调节。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由于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受到失眠的困扰。有帕金森病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睡眠状况,早期识别可能出现的失眠等症状。
2.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后期常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包括失眠。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出现白天嗜睡、夜间失眠的情况。这是因为阿尔茨海默病导致大脑神经细胞进行性退化,涉及多个神经递质和神经通路的功能异常。老年人群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群体,该类人群更易受到失眠的影响,有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变异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进而出现失眠等睡眠问题。
三、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患者常合并失眠。由于疾病导致气道阻塞,患者在呼吸过程中会出现缺氧等情况,夜间睡眠时这种缺氧状态可能加重,从而引起失眠。例如,在睡眠中患者可能因为呼吸困难而频繁觉醒。中老年COPD患者较为常见,男性患者患病风险可能相对略高一些,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COPD的重要诱因,进而增加失眠发生的可能性,有COPD家族病史的人群也需要注意睡眠健康。
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是一种以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特征的疾病,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失眠。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大脑处于间歇性缺氧状态,从而干扰睡眠结构。肥胖人群、中年男性等相对更易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进而出现失眠,有该疾病相关遗传易感性病史的人群需要特别关注睡眠情况。
四、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常出现失眠症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影响睡眠。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相对男性更易出现失眠,可能与女性的激素调节等因素有关。有甲状腺疾病家族病史的人群在患病后更易伴随失眠,长期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促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并加重失眠情况。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失眠的发生率较高。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自主神经病变等,进而干扰睡眠。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并发症等因素,失眠问题可能更为突出。有糖尿病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需要注意血糖控制以减少失眠等并发症的发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糖高脂饮食等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进而引发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