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眼花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睡眠不足或质量差、用眼过度、精神压力过大;病理性因素有眼部疾病(屈光不正、青光眼)、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颅内病变)、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其他系统疾病(颈椎病、贫血)等,不同因素有相应表现及相关人群特点。
一、生理性因素
1.睡眠不足或质量差:长期熬夜、睡眠深度不够等会引发头痛眼花。成年人正常需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更长,若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血管可能出现痉挛或舒张功能紊乱,进而导致头痛,同时视觉神经也会受影响出现眼花症状。例如一项针对长期熬夜人群的研究发现,约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痛眼花现象。
2.用眼过度: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像长时间看手机、电脑屏幕等,会使眼部肌肉疲劳,引发眼疲劳性头痛和眼花。一般连续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就需休息,若持续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会导致眼部酸胀、头痛,同时视力短暂模糊出现眼花。比如学生长时间做作业、上班族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后,易出现此类情况。
3.精神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人体会分泌过多应激激素,影响血管和神经调节,从而引发头痛,同时精神高度紧张也会干扰视觉感知出现眼花。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头部血管收缩,引起头痛,而精神紧张会影响眼部神经传导,导致眼花。比如面临重大考试、工作项目deadlines的人群,头痛眼花发生率较高。
二、病理性因素
1.眼部疾病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未得到及时矫正,会导致视物疲劳,进而引发头痛眼花。例如近视患者不戴合适眼镜,看东西时眼睛需更努力调节,容易出现眼酸、头痛、视物模糊眼花等症状。一般12岁以下儿童每半年需进行一次眼部屈光检查,成年人也应定期检查视力和屈光状态。
青光眼: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会压迫视神经,引起头痛,同时视野受损出现眼花。青光眼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青光眼发作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眼痛、视力急剧下降、虹视(看灯光有彩虹样光环)等症状;慢性青光眼进展缓慢,可能先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头痛等症状,逐渐视野缩小出现眼花。青光眼是导致失明的主要眼病之一,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人群需定期监测眼压和视野。
2.神经系统疾病
偏头痛:偏头痛是常见的头痛类型,发作时多为单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常伴随恶心、呕吐、眼花等症状。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与神经血管调节功能紊乱有关,遗传因素约占偏头痛发病的60%-80%,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月经周期等激素变化有关。例如有偏头痛家族史的女性在月经前后更容易发作,出现头痛眼花症状。
颅内病变: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等颅内病变,会压迫或损伤脑部神经血管,导致头痛眼花。脑肿瘤逐渐生长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眼花等症状;脑出血或脑梗死会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导致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眼花等。中老年人是颅内病变的高发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更需警惕。
3.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血压升高时,脑血管压力增加,可引起头痛,同时血压波动影响眼部血管,导致眼花。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稳定时,头痛多为胀痛,可伴有头晕、心慌等,若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出现剧烈头痛、眼花、恶心等症状。一般成年人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mmHg且舒张压60-89mmHg,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并规范治疗。
低血压:血压过低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痛眼花。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女性,体位性低血压常见于突然站立等情况,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眼花等症状。例如久坐后突然站起的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痛眼花。
4.其他系统疾病
颈椎病: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可引起头痛,同时颈椎病变刺激颈部神经,也会影响眼部神经出现眼花。颈椎病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因椎动脉受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常见症状有头痛、眩晕、眼花、耳鸣等,长期低头工作、玩手机等人群易患颈椎病。
贫血: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携带氧气能力下降,脑部缺氧会引发头痛,同时眼部缺氧出现眼花。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常见症状有面色苍白、乏力、头痛、眼花、心悸等,儿童、孕妇等人群易发生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