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脑出血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言语障碍等常见症状,不同人群症状有特点,儿童少见且症状不典型,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基础疾病掩盖,高血压患者症状与血压突然升高密切相关且严重程度与血压升高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一、突发性脑出血的常见症状
1.头痛
通常是突发性的剧烈头痛,这是因为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等结构引起。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发生脑出血,都可能出现这种头痛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约80%以上的脑出血患者会以头痛作为首发症状,且头痛程度较为严重,可能难以忍受。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突发剧烈头痛更要高度警惕脑出血的可能,因为高血压是脑出血的常见诱因之一,这类人群血管弹性等可能已受影响,血压波动时更易引发脑出血及相应症状。
2.呕吐
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无论性别差异,只要发生脑出血都可能出现此症状。在临床病例中,不少脑出血患者在头痛的同时会伴随喷射性呕吐。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喷射性呕吐,同时伴有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也需考虑脑出血的可能,因为儿童脑出血可能有其特殊的诱因,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但症状表现上可能也会有呕吐等情况。
3.意识障碍
轻的可能是嗜睡、昏睡,重的可出现昏迷。不同年龄、不同基础健康状况的人表现不同。年轻人若因外伤等因素导致脑出血,可能在受伤后很快出现意识障碍;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脑功能退化等情况,发生脑出血时更容易陷入昏迷状态。有脑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脑出血时意识障碍出现的概率相对更高,因为其脑血管的储备功能等已受损,一旦出血,脑功能受影响更明显。
4.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
常见的是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同时可能伴有感觉异常,如麻木等。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特点。老年人发生脑出血后,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可能恢复较慢,因为其身体机能衰退,神经修复等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发生脑出血时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可能更复杂,因为糖尿病可能导致神经病变等,会影响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等情况。比如,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患者,其肢体恢复可能比单纯脑出血患者更困难,需要综合考虑血糖控制等多方面因素来促进康复。
5.言语障碍
表现为说话不清、失语等。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若脑出血影响到语言中枢相关区域,就可能出现言语障碍。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生脑出血时言语障碍出现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脑血管等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语言中枢的正常功能。
二、不同人群突发性脑出血症状的特点
1.儿童
儿童突发性脑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不太典型。除了可能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外,还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前囟饱满(婴幼儿)等。这是因为儿童的颅骨骨缝尚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例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是儿童脑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此时儿童可能除了上述非典型症状外,还可能有发育迟缓等伴随表现,家长若发现儿童出现异常的精神状态改变、哭闹不止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
2.老年人
老年人发生突发性脑出血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且容易被基础疾病掩盖。比如,老年人可能本身有脑萎缩等情况,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头痛可能相对较轻。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脑出血后的症状可能与这些基础疾病的症状相互混淆。例如,老年人脑出血后出现肢体无力,可能被误认为是脑梗死或长期的骨关节疾病等引起,需要仔细鉴别。而且老年人恢复能力较差,脑出血后的康复过程相对漫长,需要家属给予更多的护理和关注。
3.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是脑出血的高危人群,其突发性脑出血症状往往与血压突然升高密切相关。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可能突然出现头痛、呕吐,随后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等。由于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脑血管已经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一旦血压剧烈波动,就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这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严格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等可能导致血压骤升的因素,以降低脑出血的发生风险。如果已经发生脑出血,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症状可能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