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梦游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睡觉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属于睡眠中觉醒障碍,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第3-4阶段,入睡后1-3小时内出现,表现为睡眠中起身活动且事后难回忆。其发生机制涉及神经发育因素(儿童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全易发生,随年龄增长发生率降低)、睡眠周期紊乱(睡眠周期紊乱如过度疲劳等可致)、遗传因素(有遗传倾向);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儿童高发,成人与特殊情况相关)、生活方式(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疲劳等)、心理因素(压力大等诱发);处理与预防有安全防护(卧室除危险物、守护儿童不强行唤醒)、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减轻压力、改善睡眠环境)、医疗干预(频繁时医生评估,特殊疾病致的针对原发病治疗),了解相关因素有助于采取措施保障睡眠安全与身心健康

一、梦游的定义与表现

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属于睡眠中觉醒障碍的一种。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起身活动,甚至进行一些复杂的行为,但自己却浑然不觉,事后通常无法回忆起梦游时的经历。梦游多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第3-4阶段,一般出现在入睡后的前1-3小时内。典型表现为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然后下床行走,行为看起来比较刻板,比如在房间内徘徊、做一些简单的机械动作等,但一般不会做危险的事情,不过也有少数可能会出现危险行为,如跑到户外等。二、梦游的发生机制

1.神经发育因素:儿童时期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较差,容易出现梦游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皮质对皮质下中枢的控制能力逐渐完善,梦游的发生率会逐渐降低。一般来说,儿童期梦游较为常见,青春期后梦游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2.睡眠周期紊乱:睡眠周期包括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梦游主要发生在NREM期。当睡眠过程中睡眠周期发生紊乱,比如从深睡眠期突然部分觉醒时,就可能出现梦游行为。例如,过度疲劳、作息不规律等情况可能干扰睡眠周期,增加梦游发生的可能性。

3.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梦游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梦游的病史,那么个体发生梦游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使得个体更容易出现梦游相关的神经生理异常。三、梦游的影响因素

1.年龄:儿童是梦游的高发人群,尤其是5-12岁的儿童。这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特点相关。随着年龄增长,梦游发生率逐渐降低。成年人也可能出现梦游,但相对较少见,且成年人梦游往往与一些特殊情况相关,如压力过大、睡眠剥夺、服用某些药物等。

2.生活方式:

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打乱睡眠周期,增加梦游发生的概率。例如,一些学生因为备考等原因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就可能出现梦游情况。

作息不规律:经常更换睡眠时间、睡眠环境不规律等,会影响睡眠的正常节律,容易引发梦游。比如经常倒时差的人,睡眠周期被打乱,可能出现梦游现象。

疲劳:身体过度疲劳时,大脑神经细胞处于相对兴奋和不稳定状态,更容易在睡眠中出现异常觉醒和梦游行为。体力劳动者在高强度劳动后,睡眠中可能发生梦游。

3.心理因素:压力过大、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可能诱发梦游。例如,面临重大考试、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心理负担重,睡眠质量受影响,容易出现梦游情况。四、梦游的处理与预防

1.安全防护:对于有梦游现象的人,首先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卧室中移除危险物品,如刀具、电源插座等,在门口安装缓冲装置,防止梦游者外出时发生碰撞等危险。儿童梦游时,家长应在旁边守护,但不要强行唤醒梦游者,以免引起惊吓等不良后果。

2.调整生活方式:

保证充足睡眠: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让睡眠周期保持稳定。例如,每天固定上床和起床时间,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减轻压力: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进行瑜伽、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训练,或者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黑暗和适宜的温度,为良好的睡眠创造条件。

3.医疗干预:如果梦游情况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是否进行医疗干预。一般不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因为药物治疗可能有一定副作用。但对于一些因特殊疾病导致的梦游,可能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若发现是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引起的梦游相关情况,可能需要对睡眠呼吸暂停进行相应处理来改善梦游状况。总之,睡觉梦游是一种与神经发育、睡眠周期、心理等多种因素相关的睡眠障碍,了解其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保障睡眠安全和身心健康。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梦游
梦游一般是指睡眠行走,睡眠行走通常是指患者在睡眠期间离床行走,甚至离床奔跑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孩梦游需要治疗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小孩梦游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梦游的频率、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影响。 偶尔发生的梦游一般不会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不需要特殊治疗。若梦游发作频繁,如每晚或几乎每晚都发生,或者发作次数显著增加,则需要考虑治疗。另外,梦游持续时间较短,且孩子能够自行回到床上继续睡
梦游是精神病前兆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梦游不是精神病前兆。 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通常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梦游的发生与大脑在睡眠中的异常活动有关。在深度睡眠时,部分大脑区域可能仍保持活跃,导致个体在睡眠状态下进行行走等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就是精神病的表现,而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另外,梦游在人群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很
梦游症怎么治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梦游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调整等。 1.心理治疗 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其内心的压力、焦虑等情绪来源,帮助患者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这有助于减少梦游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教导患者正确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提高其心理调节能力,从而降低梦游发生的可能性。 2.药物治疗 在
七岁女儿梦游怎么回事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梦游指睡眠行走。7岁女儿睡眠行走,一般情况下和遗传因素、精神压力和神经性疾病等有关。 1、遗传因素 睡眠行走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患有睡眠行走的成员,则后代患上的可能性会增加。 2、精神压力 情绪问题、焦虑、紧张等都可能是睡眠行走的触发因素。比如,在学校、家庭或其他环境中受到的精神压力,均
梦游是什么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梦游一般是指睡眠行走,睡眠行走通常是指患者在睡眠期间离床行走,甚至离床奔跑的一种疾病。 睡眠行走好发于生活无规律者、长期睡眠剥夺者等人群。睡眠行走主要是睡眠紊乱、精神紧张、偏头痛、癫痫、家族遗传等原因导致的,患者患病时,容易出现离床行走或离床奔跑、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反应迟钝、语速缓慢等不适症状
梦游的人可以被叫醒吗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梦游一般指睡眠行走,一般不建议将睡眠行走的人叫醒。 睡眠行走属于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中直接离床行走,甚至迅速离床奔跑,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脑炎、癫痫等因素引起的,若患者处于睡眠行走阶段,一般不建议将其叫醒,以免使患者受到惊吓,或对精神造成刺激,不利于疾病恢复。 睡眠行走患者
小孩梦游怎么办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小孩梦游可通过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减轻孩子的压力、避免孩子接触刺激性物质帮助缓解。 1.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孩子的睡眠时间应该根据年龄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小学生每天需要睡眠10小时左右,初中生每天需要睡眠9小时左右,高中生每天需要睡眠8小时左右。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
梦游的人叫醒会怎么样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梦游的人被叫醒可能会感到困惑、惊恐或不安,但通常不会有伤害。 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通常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梦游者可能会在睡觉时行走、说话、甚至进行复杂的活动,但他们通常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如果梦游者被叫醒,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或为什么在那里。在某些情况下,梦游者可能会感到惊恐或不
梦游症有哪些症状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梦游症即睡眠行走,睡眠行走的症状包括在睡眠中突然起身、行走、说话、做无意识的动作等,甚至可能会做出危险的行为,比如走到窗户边、走到厨房拿刀等。患者在发病过程中通常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也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反应,直到被唤醒或者自行回到床上睡觉。 睡眠行走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心理、环境等因素有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梦游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要判断自己是否梦游,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睡眠状态来确定。 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通常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患者会在睡眠中进行无意识的活动,如行走、说话、穿衣等,但在醒来后却不记得这些行为。如果怀疑自己存在梦游症状,可以考虑记录自己的睡眠情况,例如使用摄像头或录音设备记录睡眠过程中的行为。此外,还可以
梦游需不需要治疗
王育梅 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梦游可能在电视剧中会见到,其实在的门诊也经常会见到。梦游叫做非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就在睡眠的前1/3时段发生的,这个人半夜突然从床上起来了,可能会喝水,可能会穿衣服,可能会开门出去,有的是能开车出去,这个叫做梦游。当第二天的时候,病人不能够回忆他昨天晚上干了什么,如果这时候半夜的时候看到他很吓人,怎么穿着衣服出去了,在叫他的时候,叫醒之后
梦游有哪些类型
李宁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梦游是指夜里出现一些异常动作,包括说梦话以及下地行走等,但从临床上来讲,可以将其分成几大类。第一类是睡行症,即梦游症,是在NREM期出现的一种睡眠行为障碍,起病往往在儿童或青少年期,病人可能在做梦时,出现一种下地行走。第二类是夜间癫痫发作,有些病人也会表现出类似于梦游症表现,但是这类病人表现相对比较刻板,每天表现动作基本上一样。第三类病人
小孩梦游是缺什么东西
曹兴丽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小孩梦游并不是因为缺少什么东西而导致的,而是因为小孩年龄还小,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所以很容易出现梦游的情况,当孩子日渐长大,神经系统逐渐完善过后,梦游的现象便会逐渐减少,所以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即可。
儿童梦游有什么表现
沙宁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梦游症又称为迷症,是指在睡眠当中突然出现的一种活动,随后宝宝又继续入睡,醒了之后对睡眠期间所发生的所有活动都一无所知。一般认为宝宝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大多都发生在6到12岁的孩子身上,真正到18岁之后发生梦游症的几率便会下降,并且梦游其实和做梦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小孩梦游需要治疗吗
高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得了梦游症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小孩得梦游家长必须注意保护,防止跌倒、外伤等意外情况发生,也可以进行一些压力、精神方面宣泄,减轻内心抑郁。如果梦游症严重,必须请专家进行诊断治疗,必要时给予药物辅助性治疗,如苯二氮卓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