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瘫痪屁股烂了(压疮)的情况,可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营养支持、医疗干预等方面进行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需用温水轻柔清洗、合适水温及用生理盐水冲洗,清洗后擦干并注意干燥处理;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要定时翻身、按摩及使用辅助设备,还可进行适当肢体被动活动;加强营养支持要保证摄入充足蛋白质、维生素等,不能经口进食者需鼻饲且注意相关事项;医疗干预方面,创面小浅可用合适敷料包扎,大深或感染需清创,必要时遵医嘱用抗感染药物等。
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1.清洁方法:
对于瘫痪屁股烂了(即压疮)的情况,首先要进行局部清洁。可以使用温水轻轻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清洗时要注意水温适宜,一般控制在3840℃左右,这是因为过高的水温可能会烫伤皮肤,过低的水温则达不到清洁效果。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如儿童,由于皮肤更加娇嫩,清洗时动作要轻柔;对于老年人,皮肤相对脆弱,更要注意水温及清洗力度。
如果压疮有渗出液等情况,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生理盐水能够在清洁的同时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且不会对皮肤造成过度刺激。
2.干燥处理:清洗后要将局部擦干,可以使用柔软的纱布或毛巾轻轻拍干,而不是擦拭,防止进一步损伤皮肤。保持局部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促进创面愈合。对于长期卧床的瘫痪患者,要经常检查皮肤干燥情况,可适当使用一些无刺激性的皮肤保护粉来帮助保持干燥,但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粉末进入伤口引起感染。
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体位调整:
定时为瘫痪患者翻身,一般每1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皮肤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翻身时更要特别小心,可请专业医护人员或家人协助,根据儿童的体重、身体状况等调整翻身力度和角度。对于老年人,骨骼韧性较差等特点,翻身时也要注意避免造成新的损伤。翻身时可以同时进行局部按摩,用手掌轻轻按摩受压部位及其周围,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力度要适中,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宜,对于压疮已经较严重的部位,按摩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加重损伤。
可以使用气垫床等辅助设备,气垫床能够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使患者身体受压部位不断变化,减少局部长时间受压。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气垫床时要注意调整合适的气压,儿童皮肤薄嫩,气压不宜过高;老年人皮肤松弛,气压也不宜过高或过低,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促进血液循环的其他措施:
对于能够配合的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肢体的被动活动,如屈伸肢体等,这有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进而改善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状况。但对于病情较重、无法配合的患者,被动活动要由医护人员或家人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或加重病情。
三、加强营养支持
1.营养摄入要求:
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组织的重要原料,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阶段保证蛋白质的合理摄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要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维生素对于皮肤的修复也很重要,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患者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坚果等。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给。鼻饲时要注意食物的温度、浓度等,温度一般保持在3840℃左右,浓度要适宜,避免过高浓度的食物刺激胃肠道。同时要注意鼻饲的速度,缓慢进行,防止引起患者呕吐等不适。
2.营养与压疮愈合的关系:充足的营养能够为压疮的愈合提供物质基础,研究表明,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皮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从而有利于压疮的好转。如果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会延缓压疮的愈合时间,甚至加重压疮的程度。因此,对于瘫痪屁股烂了的患者,加强营养支持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四、医疗干预
1.创面处理:
如果压疮创面较小、较浅,可以使用一些促进创面愈合的敷料进行包扎。常用的敷料有水胶体敷料等,水胶体敷料能够吸收创面渗出液,创造湿润的愈合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要根据创面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敷料。例如,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薄嫩,要选择对皮肤刺激性小的敷料;老年人皮肤松弛,在包扎敷料时要注意固定牢固但又不能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如果压疮创面较大、较深或出现感染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清创等处理。清创时要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等,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清创方法,对于儿童患者,清创时要特别注意操作的温和性,避免给儿童造成过大的痛苦;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清创后要密切观察创面恢复情况,加强护理。
2.药物辅助(仅提及药物名称):在必要时,可能会使用一些抗感染药物等,但具体药物的使用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例如,如果创面出现感染迹象,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来控制感染,但使用时要严格遵循医疗规范,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