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以及其他疗法。
1.中药调理
根据证型选用方剂,其中肝郁化火型(烦躁易怒、口苦)用龙胆泻肝汤;痰热内扰型(胸闷、舌苔黄腻)用黄连温胆汤;心脾两虚型(多梦易醒、乏力)用归脾汤;心肾不交型(心悸、腰膝酸软)用交泰丸。中药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选取神门、内关、百会、三阴交等穴位,通过针刺或艾灸调节气血运行。例如,神门穴(腕部)可宁心安神,百会穴(头顶)能升提阳气、缓解焦虑,每周治疗2-3次,持续2-4周可见效。
3.推拿按摩
患者可以在睡前按摩头部、颈部及足底,用指腹轻揉太阳穴、印堂穴(两眉间)各3分钟;搓热手掌后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促进消化;点按涌泉穴(足底)可引火归元,帮助入睡。
4.其他疗法
耳穴压豆(贴压心、肝、神门等耳穴)、中药足浴(酸枣仁、合欢皮煎汤泡脚)等辅助方法,也能通过刺激经络、舒缓情绪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