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多尿可由渗透性利尿、肾脏浓缩功能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等原因造成。
1、渗透性利尿
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一般为8.89~10.0mmol/L),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致使肾小管腔内渗透压增高。
2、肾脏浓缩功能受损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肾脏的肾小管-间质等结构,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就会出现肾脏浓缩功能减退的情况。例如,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肾脏的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尿液的浓缩功能下降,使得尿液稀释,尿量增多。
3、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
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抗利尿激素(ADH)分泌或作用的异常。一方面,高血糖状态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轴对ADH的调节,导致ADH分泌减少;另一方面,肾小管对ADH的反应性可能降低。当ADH分泌减少或作用减弱时,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另外,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下丘脑-垂体轴的调节功能可能不如年轻人,更容易出现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导致多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