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萎缩性鼻炎包括肺气虚寒型、脾气虚弱型、肺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等。
1、肺气虚寒型
肺气虚寒型萎缩性鼻炎以鼻塞、流清涕、嗅觉减退、遇冷加重为特征,伴气短乏力、自汗畏寒。治疗以温肺散寒、益气通窍为主,方用温肺止流丹加减,辅以艾灸迎香、肺俞穴温阳散寒,日常可饮用姜枣茶温补肺气。
2、脾气虚弱型
脾气虚弱型以鼻腔干燥、结痂增多、嗅觉迟钝为主,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治疗以健脾益气、化湿通窍为核心,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按摩足三里、脾俞穴增强脾胃功能,饮食宜食山药、薏米等健脾食物。
3、肺肾阴虚型
肺肾阴虚型表现为鼻腔干痛、灼热感、嗅觉下降,伴干咳少痰、咽干口燥、腰膝酸软。治疗以滋阴润肺、补肾益精为原则,方用百合固金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可含服玄参、麦冬泡水润燥,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刺激鼻腔。
4、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型以持续性鼻塞、鼻腔黏膜暗红或苍白、结痂难除为特点,伴头痛、舌质紫暗。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散结为主,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减,配合针灸刺络放血改善局部循环,日常可用玫瑰花、丹参代茶饮疏肝理气。
萎缩性鼻炎属慢性疾病,若出现持续鼻塞、流脓涕、头痛或嗅觉丧失,需及时就医排查鼻息肉、鼻窦炎等并发症。中医治疗需长期坚持,结合鼻腔冲洗、环境加湿等护理,避免挖鼻、过度使用血管收缩剂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