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包括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痰湿中阻型等。
1.肝阳上亢型
此型多因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较大,或恼怒伤肝,导致肝阳偏亢,上扰清窍而引发眩晕。常见症状为头晕目眩,头重脚轻,常伴有耳鸣、口苦、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震颤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其典型特点是眩晕常随情绪变化而加重,情绪激动时症状更为明显。
2.气血亏虚型
多由久病不愈、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或失血过多,气血耗伤,使脑部失于濡养而致眩晕。主要症状为头晕眼花,活动后加重,劳累后更甚,常伴有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心悸失眠、气短懒言、食欲不振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该型眩晕的特点是休息后症状可有所缓解,且常伴有明显的气血不足表现。
3.肾精不足型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部失养而引起眩晕。常见症状为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如果偏于阳虚,还会出现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夜尿频多等症状;如果偏于阴虚,则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表现。舌质红或淡,苔少,脉沉细无力。此型眩晕的特点是病程较长,常伴有明显的肾虚症状。
4.痰湿中阻型
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生冷油腻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痰湿内生,上蒙清窍而致眩晕。主要症状为头晕头重,如裹如蒙,伴有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滑。其典型特点是眩晕时头部有沉重感,且常与饮食不当有关,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可能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