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治疗包含生活方式调整即体重超标者科学减重且避免长时间站立、跪蹲等加重膝关节负荷动作,运动疗法选低冲击力运动如游泳每周3-5次每次约30分钟、骑自行车可调整强度时间来改善膝关节功能,物理治疗有热敷促血液循环、冷敷用于急性炎症期减轻肿胀疼痛、电疗等改善局部代谢及炎症状态,药物用非甾体抗炎药需遵医嘱,老年人用非药物优先且留意药物副作用,儿童膝关节炎少见多温和非药物干预,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体重超标者需科学减重,研究表明体重每减轻5kg,膝关节所受压力可降低约10-20kg,能有效缓解膝关节负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跪蹲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动作,减少对病变关节的进一步损伤。
2.运动疗法:选择低冲击力运动,如游泳,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可在不负重状态下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增强关节稳定性;骑自行车也是适宜的运动方式,可根据自身状况调整骑行强度与时间,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
3.物理治疗: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每次热敷时长15-20分钟,温度需适中;冷敷适用于急性炎症期,能减轻肿胀与疼痛,每次冷敷约10-15分钟;电疗等手段可通过特定仪器刺激,改善膝关节局部代谢及炎症状态。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与炎症,但具体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不同药物有其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需依据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考量。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因机体代谢及肝肾功能减退,使用药物时需密切留意药物副作用,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等;儿童:膝关节炎相对少见,若患病需谨慎选择治疗方式,避免采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的不当治疗手段,多以温和的非药物干预为主,如适当的康复训练等;孕妇:用药需极为谨慎,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非药物治疗往往是更为安全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