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消化道出血从肛门排出致粪便颜色鲜红、暗红或黑色的表现,常见原因有肠道疾病(如痔疮、肛裂、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和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颜色与出血部位相关,上消化道出血多黑便,下消化道多鲜红或暗红血便,儿童需警惕肠套叠等,老年人需警惕结直肠癌,妊娠女性多考虑痔疮,检查方法有粪便隐血试验、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胃镜检查。
一、便血的定义
便血是指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现鲜红、暗红或黑色,是消化道出血的外在表现,出血部位可在上消化道(如胃、十二指肠)或下消化道(如结肠、直肠、肛门)。
二、常见原因
(一)肠道疾病
1.痔疮:内痔多表现为无痛性便后滴血,外痔可伴排便时疼痛及便血。
2.肛裂:排便后出现剧烈疼痛,伴随滴血,血液多附着于粪便表面。
3.结直肠息肉:儿童群体中较为多见,可出现带血情况,一般为间断性便血。
4.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便血常伴排便习惯改变,如大便变细、次数增多或腹泻便秘交替等。
(二)全身性疾病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便血外,可伴有皮肤瘀斑、瘀点等表现。
2.白血病:除便血外,常伴随发热、贫血、乏力等症状。
三、表现特点
便血颜色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被分解,粪便多呈黑色(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出血部位距肛门较近,血液未充分氧化,粪便多为鲜红或暗红血便。
四、不同人群情况
(一)儿童
需警惕肠套叠(可伴腹痛、腹部包块)、直肠息肉(多为无痛性间断便血)等情况,儿童便血应优先排查儿科常见肠道疾病。
(二)老年人
要高度警惕结直肠癌,因老年人肠道功能衰退,结直肠癌发生率相对较高,便血伴随排便习惯改变时需及时就医检查。
(三)女性妊娠期间
便血多考虑痔疮,因妊娠期间腹压增加易诱发痔疮,且孕妇用药需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
五、检查方法
(一)粪便隐血试验
可初步检测消化道是否有微量出血。
(二)直肠指检
简便易行,能初步排查直肠下段的病变,如痔疮、肛裂、直肠癌等。
(三)结肠镜检查
能直接观察结肠、直肠黏膜情况,可发现息肉、肿瘤等病变并取活检。
(四)胃镜检查
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明确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