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幽门梗阻是胃内容物通过幽门受阻,导致食物滞留、胃扩张及呕吐等症状,病因分机械性和动力性两类,需针对性治疗。其典型症状为反复呕吐、上腹饱胀等,诊断包括影像学、内镜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有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和抑酸治疗)、内镜治疗(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和手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幽门成形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相应事项。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管理、戒烟限酒和定期随访。并发症有吸入性肺炎、代谢性碱中毒等,良性病变治愈率高,恶性肿瘤预后取决于分期及治疗方式,早期诊断与干预可显著改善生存率,治疗需综合决策,特殊人群需个体化方案,生活方式调整与随访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一、明确胃幽门梗阻的定义与病因
胃幽门梗阻是指胃内容物通过幽门(胃与十二指肠连接处)时受阻,导致食物滞留、胃扩张及呕吐等症状。其病因可分为机械性梗阻与动力性梗阻两大类:
1.机械性梗阻:常见于消化性溃疡瘢痕形成、幽门管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粘连、胃部肿瘤或异物压迫等。
2.动力性梗阻:多因胃排空障碍导致,如胃轻瘫、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术后胃瘫综合征或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等。
不同病因需针对性治疗,例如溃疡瘢痕需内镜扩张或手术,肿瘤则需抗肿瘤治疗或切除。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1.典型症状:反复呕吐(含宿食)、上腹饱胀、体重减轻及营养不良。呕吐物酸臭提示食物潴留,严重者可伴脱水、碱中毒或低钾血症。
2.诊断流程:
影像学检查:首选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见幽门狭窄或胃扩张;CT或MRI可评估肿瘤浸润范围。
内镜检查:直接观察幽门病变,必要时取活检排除恶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电解质及胃泌素检测辅助病因诊断。
三、治疗方案选择
1.保守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缓解胃扩张,减轻呕吐。
营养支持: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肠外营养改善营养状态。
抑酸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2.内镜治疗:
球囊扩张术:适用于良性狭窄(如溃疡瘢痕),通过内镜扩张幽门。
支架植入:对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可临时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溃疡瘢痕、肿瘤等不可逆病变。
幽门成形术:重建幽门通道,改善胃排空。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合并心肺疾病者,术前需评估手术风险,优先选择内镜或支架治疗。
2.儿童:幽门肥厚性狭窄为常见病因,需早期手术治疗,避免长期营养不良。
3.孕妇:保守治疗为主,如需手术应选择妊娠中期,减少流产风险。
4.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预防术后感染及愈合延迟。
五、生活方式调整与预防
1.饮食管理:少食多餐,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减少胃排空阻力。
2.戒烟限酒:烟草与酒精可加重胃黏膜损伤,诱发溃疡复发。
3.定期随访:溃疡患者需复查内镜,监测幽门狭窄风险;肿瘤患者术后需化疗或放疗。
六、并发症管理与预后
1.常见并发症:吸入性肺炎、代谢性碱中毒、消化道出血。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
2.预后评估:良性病变治愈率高,恶性肿瘤预后取决于分期及治疗方式。早期诊断与干预可显著改善生存率。
胃幽门梗阻的治疗需结合病因、患者状态及并发症综合决策。保守治疗可缓解症状,内镜与手术为根治手段。特殊人群需个体化方案,生活方式调整与随访是预防复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