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有多种症状,包括病变肌腱部位逐渐发生的隐痛且活动时加重的局部疼痛、部分患者出现的夜间痛;炎症反应导致的局部肿胀;因炎症疼痛和组织异常引起的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的活动受限;按压时有明显疼痛感觉的局部压痛明显;炎症部位因血液循环加快出现的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肌腱炎的症状表现可能有所不同。
局部疼痛:肌腱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病变肌腱部位的疼痛,多为逐渐发生的隐痛,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例如,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患者,会在肘关节外侧出现疼痛,在做拧毛巾、提重物等活动时疼痛明显加剧。不同部位的肌腱炎疼痛部位各有特点,如跟腱炎患者主要是跟腱部位的疼痛。年龄方面,儿童若发生肌腱炎,如常见的髌腱炎,可能因运动过量等原因出现膝关节前方髌腱处疼痛;对于老年人,肌腱退变本身可能使疼痛更容易出现,且疼痛可能因关节退变等因素而更复杂。性别上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从事的运动等生活方式不同可能导致不同部位肌腱炎的发生率不同,比如男性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较多时,肩部肌腱炎等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中,长期重复性的关节活动、过度使用某个肌腱等是引发疼痛的重要因素,如有长时间打字习惯的人可能易出现手腕部位肌腱炎导致疼痛。病史方面,有既往肌腱损伤史的人再次发生肌腱炎时疼痛可能更明显且恢复更慢。
夜间痛:部分肌腱炎患者会出现夜间疼痛的情况,这可能与夜间人体活动减少,血液循环相对缓慢,炎症物质积聚有关。比如跟腱炎患者可能在夜间睡眠时感觉跟腱部位疼痛不适,影响睡眠质量。
肿胀
局部肿胀:炎症反应会导致肌腱周围组织出现肿胀,表现为病变肌腱部位的组织隆起、饱满。以腱鞘炎为例,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会在桡骨茎突处出现肿胀,可触摸到局部组织增厚、肿胀。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生肌腱炎时,肿胀可能相对更难被发现,因为儿童组织较娇嫩,但也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轻微隆起等表现;老年人由于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肿胀消退可能更慢。女性在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肌腱周围组织状态,若发生肌腱炎,肿胀情况可能与非孕期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过度运动导致的肌腱炎,肿胀往往与运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有关;有外伤史后引发的肌腱炎,肿胀可能伴随受伤后的恢复过程出现。病史方面,有慢性炎症病史的人发生肌腱炎时,肿胀可能更易出现且程度可能更重。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由于肌腱炎症导致疼痛和局部组织的异常,患者会出现相应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例如,肩袖肌腱炎患者,肩关节的外展、上举等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无法完成正常的梳头、穿衣等动作。儿童发生肌腱炎时,活动受限可能表现为相应肢体活动不灵活,比如膝关节肌腱炎会导致儿童行走、奔跑等活动受影响;老年人由于本身关节活动度就相对降低,肌腱炎引发的活动受限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其日常活动困难,如上下楼梯、坐立起身等动作会变得艰难。不同性别因生活方式不同,活动受限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男性从事体力劳动较多,活动受限可能严重影响其工作;女性可能更多影响日常生活自理。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突然增加运动量,容易引发肌腱炎导致活动受限;有不良姿势习惯的人,如长期弯腰工作的人可能出现腰部肌腱炎,导致腰部活动受限。病史方面,有关节疾病病史的人发生肌腱炎后,活动受限可能更明显且恢复更困难。
压痛
局部压痛明显:用手指按压肌腱炎部位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觉。比如屈肌腱腱鞘炎,在掌指关节掌侧可摸到硬结,按压时有显著压痛。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压痛情况可能需要通过医生仔细检查来发现;老年人的肌腱退变可能导致压痛感觉相对不那么敏感,但仍可通过专业检查判断。女性在生理期时,身体的敏感性可能有变化,对压痛的感受可能与非生理期不同。生活方式中,经常进行重体力劳动的人,相应肌腱部位压痛可能更易出现且程度较重;有运动损伤史的人,受伤肌腱部位压痛可能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病史方面,有肌腱炎反复发作病史的人,压痛部位可能更固定且压痛程度可能相对稳定。
皮肤温度改变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炎症部位由于血液循环加快等炎症反应,会出现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的现象。例如,急性发作的跟腱炎患者,跟腱部位皮肤温度可能比周围正常皮肤温度高。儿童发生肌腱炎时,皮肤温度改变可能因儿童皮肤较薄更容易察觉;老年人的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皮肤温度升高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仍可通过专业的体温测量工具(如红外测温仪)发现局部温度异常。女性在孕期,身体血液循环状态改变,若发生肌腱炎,皮肤温度改变可能有其特殊性。生活方式中,过度运动导致的急性肌腱炎,皮肤温度升高往往比较明显;长期慢性肌腱炎的皮肤温度改变可能相对较轻微。病史方面,有感染相关病史的人发生肌腱炎时,皮肤温度升高可能需要与感染性炎症相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