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可能包括呕血、黑便、头晕乏力、腹痛腹胀、发热等。
1、呕血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液可能经胃酸作用后从口腔呕出,表现为暗红色或咖啡渣样液体。若出血量大且迅速,可能呕出鲜红色血液,常伴血腥味,提示上消化道(如胃、食管)出血风险较高。
2、黑便
血液在肠道内被分解后,粪便呈现柏油样黑色、黏稠发亮,提示上消化道或高位小肠出血。黑便量与出血速度相关,若持续排出暗红色稀便,可能提示下消化道(如结肠)出血。
3、头晕乏力
大量失血导致血容量下降,引发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甚至晕厥。同时伴随心慌、冷汗、手脚冰凉等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症状,需立即平卧并抬高下肢。
4、腹痛腹胀
出血部位炎症或溃疡刺激周围神经,引发持续性隐痛或绞痛。若血液在肠道内积聚,可能引起腹胀、肠鸣音亢进,严重时导致肠梗阻,需警惕穿孔或感染并发症。
5、发热
出血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通常不超过38.5℃),与血液分解产物吸收或炎症反应有关。若持续高热伴寒战,需排查感染性休克或继发腹腔感染等严重情况。
急性消化道出血进展迅速,可能危及生命。若出现呕血、黑便或头晕伴冷汗,应立即停止进食饮水,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就医时尽量保留呕血或粪便样本,供医生判断出血部位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