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的牵引治疗方法为垂直悬吊皮牵引、平衡持续牵引、固定持续牵引。
1.垂直悬吊皮牵引
适用于3岁以下儿童股骨干骨折。具体做法是将两下肢皮牵引胶布贴于大小腿两侧,绷带固定妥当,通过末端扩张板穿过牵引绳,经滑车系统加重量,使髋关节屈曲90°,膝关节伸直位进行牵引,让臀部离床面3至4厘米,利用病儿身体重量作反牵引。这种方法简便有效,3至4周后骨折愈合,方便护理,易被病儿家长接受,还可在门诊使用简便装置,让患儿回家治疗观察。
2.平衡持续牵引
可采用皮牵引或骨牵引,便于病人身体及各关节在床上进行功能活动。皮牵引适合12岁以下小儿,12岁以上青少年和儿童适合做骨牵引。持续牵引4至6周后,改用单侧髋人字石膏或局部石膏装具固定至8至12周,直至骨折完全愈合。
3.固定持续牵引
将患肢放在枕头或Braun架上,进行皮牵引或骨牵引。股骨干中上1/3骨折应保持髋关节屈曲40°、外展20°、屈膝40°,下1/3骨折应加大膝关节屈曲角度以松弛腓肠肌,利于骨折片复位。当骨折片有旋转背向移位或前后、侧向重叠移位时,需采用回旋和(或)折顶手法整复。使用小夹板时可根据骨折部位及移位特点,用2至3个加压垫进行两点或三点加压固定。开始牵引时重量要大,一般为体重的1/7至1/8,争取在1周内完成手法整复,随后减轻牵引重量以维持固定,但要避免过牵以免影响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