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是分娩24小时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常见原因包括胎盘胎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及产妇自身因素等临床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净、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后突然大量阴道流血伴贫血表现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依病因采取如清宫术、手术等相应措施高龄产妇需加强监测有凝血功能障碍产妇需纠正凝血异常并针对病因处理。
一、定义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
二、常见原因
1.胎盘、胎膜残留:此为最常见原因,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复旧,致使血窦不能有效闭合而出血。
2.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正常胎盘附着面修复需6~8周,若复旧不全,可致血栓脱落,血窦重新开放引发大量出血。
3.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多见于剖宫产术后,因子宫下段剖宫产横切口两侧角部缝合不当等因素,导致切口愈合欠佳,进而引起出血。
4.感染:宫腔感染可引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子宫复旧及血窦闭合,从而导致出血。
5.产妇自身因素:产妇存在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等)时,也易出现晚期产后出血。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净、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之后突然出现大量阴道流血,可伴有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
四、诊断方法
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B超可用于了解宫腔内有无残留组织等情况。
五、治疗原则
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胎盘胎膜残留需行清宫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可能需手术治疗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产妇:风险相对更高,需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子宫复旧及阴道出血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晚期产后出血。
有凝血功能障碍产妇:需积极纠正凝血异常,同时针对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进行相应处理,注重综合管理以保障产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