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分潜伏期(无明显症状需留意接触史)、急性期(突发高热等症状传染性强)、恢复期(症状渐减需休息营养),儿童高热易惊厥需监测体温营养,成人高热持续短咽部症状轻要休息,有基础病史者病程可能延长需加强监测,潜伏期避免密切接触做好防护,急性期超38.5℃非药物干预并保持口腔清洁,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保证睡眠饮食特殊人群关注身体状况异常就医。
一、病程阶段划分
1.潜伏期:一般持续2~4天,此阶段病毒在体内开始复制,但患者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易被忽视,需留意接触史等情况以早期识别风险。
2.急性期:通常持续1~2周,患者突发高热,体温可升至39℃及以上,咽部出现疱疹或溃疡,伴随咽痛、拒食、流涎等症状,儿童因咽痛明显可表现烦躁不安,此期病毒活跃,传染性较强。
3.恢复期:体温渐恢复正常,咽部疱疹及溃疡逐步愈合,一般需1~2周,此期患者症状逐渐减轻,但仍需注重休息与营养补充以促完全康复。
二、不同人群病程特点
1.儿童群体: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程中高热更易引发惊厥等,需密切监测体温及精神状态,且咽部症状可影响进食,需保障水分与营养摄入。
2.成人群体:成人免疫系统相对成熟,病程中高热持续时间较短,咽部症状较儿童轻,但仍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致病程延长。
3.有基础病史人群:如存在免疫缺陷疾病等基础病史者,疱疹性咽峡炎病程可能延长,病情相对复杂,需加强监测与综合治疗。
三、病程中的注意事项
1.潜伏期:避免与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密切接触,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如勤洗手等。
2.急性期:及时监测体温,体温超38.5℃且患者不适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等。
3.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保证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特殊人群(如儿童、有基础病史者)康复过程中需持续关注身体状况,异常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