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有核心体温升高、神经系统症状及多器官功能损伤相关表现,高危因素包括高温高湿环境或高强度体力活动及年老体弱、有慢性疾病者等,诊断需结合高温暴露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儿童体温调节不成熟需密切监测,老年人有基础病要关注居住环境等并警惕热射病发生。
一、症状表现
1.核心体温升高:成人通常核心体温≥40℃,儿童因代谢特点核心体温升高情况需密切关注,此为热射病关键生理指标异常,提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2.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意识模糊、谵妄、抽搐甚至昏迷等,系高温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不同人群因体质差异症状轻重有别。
3.多器官功能损伤相关表现: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肝酶升高、肌酐升高等肝肾功能异常表现,反映高温导致全身多器官受累。
二、高危因素
1.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高温(如气温≥32℃)、高湿度环境,或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时易发病,此类人群体温调节负担加重。
2.人群因素: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者,体温调节能力及对高温耐受能力下降,更易罹患热射病;儿童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亦是高危人群且症状可能不典型。
三、诊断依据
1.结合病史:有高温环境暴露史或高强度体力活动史。
2.临床表现符合:具备上述核心体温升高、神经系统症状及多器官损伤表现。
3.实验室检查辅助: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血生化检查可能有肝肾功能指标异常等,通过综合检查明确诊断。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体温调节机制不成熟,对高温更敏感,家长需密切监测儿童高温环境下的体温、精神状态等,若出现烦躁、嗜睡、体温异常升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需细致观察早期发现热射病迹象。
2.老年人:本身多有基础疾病,高温环境下更易发生热射病,家属应关注老年人高温时活动情况,保证居住环境通风凉爽,定期监测体温,若老年人出现头晕、乏力、体温异常升高等情况,需警惕热射病发生,及时采取降温等措施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