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有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如胃脘隐痛喜温喜按、胀满、食欲减退、大便溏稀夹杂未消化食物;有全身症状如怕冷、神疲乏力、面色萎黄;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睡眠不安,女性月经周期经量受影响、白带清稀量多,老年脏腑功能减退、夜尿频多且消化功能差进食稍不当症状易加重。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1.胃脘部不适
患者常感胃脘部隐隐作痛,疼痛性质多为喜温喜按,即喜欢用温热的物体热敷或者按压胃脘部来缓解疼痛。这是因为脾胃虚寒,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脾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温按可以暂时驱散寒邪,使气血流通相对顺畅,从而减轻疼痛。例如,一些长期脾胃虚寒的患者,在天气寒冷或者进食生冷食物后,胃脘部疼痛会明显加重,而饮用热水、热敷后疼痛可有所缓解。
还可能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的情况,进食后胀满感可能更明显。这是由于脾胃阳气虚弱,运化功能减弱,食物不能及时被消化吸收,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胃脘部胀满。
2.食欲减退
脾胃虚寒者往往食欲不佳,食量减少。因为脾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脏腑,虚寒之邪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得脾胃腐熟水谷的能力下降,所以患者没有明显的饥饿感,对食物的兴趣降低。比如,原本能正常进食的人,患脾胃虚寒后,每餐进食量明显减少,甚至看到食物都没有想吃的欲望。
3.大便异常
大便溏稀较为常见。这是因为脾主运化,脾胃虚寒时,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水湿不能正常运化而下注肠道,导致大便质地稀薄。大便次数可能增多,每天可能会有2-3次甚至更多。例如,有的患者每天早晨起床后就有便意,大便不成形,呈稀糊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大便中夹杂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这也是由于脾胃运化无力,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就排出体外所致。
二、全身症状
1.怕冷
脾胃虚寒的患者通常比正常人更怕冷,尤其是四肢末端容易发凉。这是因为脾胃阳气不足,不能很好地温煦全身,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所以患者会有怕冷的表现。比如,在同样的环境温度下,脾胃虚寒者会比其他人多穿衣服,手脚总是冰凉的。
2.神疲乏力
患者常感觉身体疲倦,没有力气,精神状态较差。这是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寒影响了气血的生成,导致气血不足,不能充分滋养机体,所以患者会出现神疲乏力的症状。例如,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感到劳累,日常的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3.面色萎黄
由于脾胃虚寒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所以患者面色看起来发黄,没有光泽。长期脾胃虚寒的患者,面色萎黄的表现可能会比较明显,与正常红润的面色有明显区别。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儿童脾胃虚寒
儿童脾胃虚寒时,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因为脾胃是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吸收的关键脏腑,脾胃虚寒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就会影响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另外,儿童可能会出现睡眠不安稳,容易惊醒,这也是由于脾胃虚寒导致身体不适,影响了睡眠质量。
2.女性脾胃虚寒
女性脾胃虚寒可能会影响月经周期和经量。比如,可能出现月经推迟、经量减少的情况。这是因为脾胃虚寒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冲任二脉失于濡养,从而影响月经的正常来潮。同时,女性脾胃虚寒还可能伴有白带清稀量多的症状,因为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湿盛,湿浊下注于前阴,就会出现白带清稀量多的情况。
3.老年脾胃虚寒
老年脾胃虚寒者,脏腑功能本身就逐渐衰退,脾胃虚寒会进一步加重脏腑功能的减退。可能会出现夜尿频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脾肾阳虚,不能温煦膀胱,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而且老年脾胃虚寒者消化功能更差,对食物的耐受性更低,进食稍有不当就会引起胃脘部不适等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