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牙龈出血可能由局部口腔问题、全身性疾病或外伤引起,局部口腔问题有牙龈炎、龋齿;全身性疾病包括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外伤有明确外伤史。家长需观察出血情况,局部口腔问题要改善口腔卫生,怀疑全身性疾病要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和均衡饮食可预防。
龋齿:当龋齿发展到一定程度,累及牙龈周围组织时,也可能引起牙龈出血。比如龋齿引起牙髓感染,炎症扩散至牙龈,就会出现牙龈出血情况,同时牙齿表面可见龋洞。
全身性疾病相关征兆
血液系统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牙龈出血,还可能伴有皮肤瘀点、瘀斑等表现;再如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异常等,进而出现牙龈出血,常伴有贫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儿童患血液系统疾病时,身体一般还会有其他异常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血液相关指标来明确。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缺乏可导致坏血病,会出现牙龈出血,同时还可能伴有皮肤出血点、关节疼痛等症状;维生素K缺乏也会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牙龈出血等表现。儿童如果挑食、饮食不均衡,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情况。
其他因素相关征兆
外伤:儿童活泼好动,在玩耍过程中若不慎碰撞到牙齿及牙龈,可能导致牙龈损伤出血,一般能发现明确的外伤史,牙龈局部可见损伤痕迹。
当小孩出现牙龈出血情况时,家长应引起重视。首先要观察牙龈出血的程度、频率等情况。如果是局部口腔问题导致,要帮助儿童改善口腔卫生,养成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习惯;如果怀疑是全身性疾病引起,需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进行全面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来说,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牙龈出血的重要措施,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降低全身性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