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伤口感染需及时就医评估,医生会进行局部清洁、引流等处理,严重时用抗生素全身治疗,日常要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儿童和老年人有特殊护理要求。
局部处理
清洁伤口:医生会用生理盐水等对伤口进行冲洗,清除伤口内的食物残渣、脓液等污染物,保持伤口清洁环境,利于愈合,不同年龄段患者冲洗时力度等需适度调整,儿童要避免过度哭闹导致不适。
引流:若伤口有较多脓液积聚,可能需要进行引流操作,将脓液排出,促进炎症消退。
全身治疗
应用抗生素:如果感染较重,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不同人群选择抗生素需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如儿童应避免使用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某些抗生素,老年人要考虑肝肾功能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等。一般会根据感染的可能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怀疑需氧菌感染可能选用青霉素类等,怀疑厌氧菌感染可能选用甲硝唑等。
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口腔清洁:拔牙后24小时内不宜刷牙漱口,但24小时后可使用温和的漱口水轻轻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减少细菌滋生,不同年龄人群漱口时的配合度不同,儿童需家长协助操作。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热、过硬的食物,应进食温软、易咀嚼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保证营养摄入同时不刺激伤口,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种类和质地要求有差异,儿童需关注营养均衡且适合其咀嚼能力的食物选择。
休息与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压升高影响伤口愈合,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休息和运动安排,比如有运动习惯的人需暂时克制剧烈运动。
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儿童拔牙后伤口感染需特别注意,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体温、伤口情况等,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更细心,按照医生要求做好护理,如正确协助儿童漱口等。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可能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拔牙后感染更需重视,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密切关注伤口恢复,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更要耐心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