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尿石症治疗包括适用于直径<相应毫米表面光滑无症状者的观察等待定期通过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监测,依据结石成分的药物治疗(尿酸结石用抑制尿酸生成药,感染性结石用抑制尿素酶药,含钙结石用噻嗪类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碎直径≤相应厘米肾结石及≤相应厘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及治疗前评估和治疗后观察复查,还有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等的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相应厘米肾结石等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及现已较少用的用于复杂情况的开放手术并关注相关并发症等。
一、观察等待
适用于直径<6毫米、表面光滑、无尿路梗阻及感染且无症状的尿石症患者,定期通过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监测结石大小、位置变化及症状情况,一般每3~6个月复查,观察结石有无自行排出迹象及病情进展。
二、药物治疗
依据结石成分选择药物:
尿酸结石:可使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通过降低尿酸水平促进结石溶解;
感染性结石:使用抑制尿素酶的药物减少尿素分解,降低尿液碱性,防止结石进一步形成;
含钙结石:可使用噻嗪类药物减少尿钙排泄,药物选择需基于结石具体成分及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精准抉择,同时需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三、体外冲击波碎石
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成细砂状随尿液排出。适用于直径≤2厘米的肾结石及直径≤1厘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前需评估患者肾脏功能、结石部位及大小等,治疗后观察血尿、疼痛等情况,一般治疗后1~2周复查超声看结石粉碎及排出情况,儿童患者需谨慎,关注其肾脏等器官耐受性。
四、手术治疗
1.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尿道插入输尿管镜,找到结石后用激光、气压弹道等碎石设备击碎取出,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等,需注意避免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关注患者排尿及感染情况。
2.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肤穿刺建立至肾脏通道,置入肾镜碎石取石,适用于≥2厘米的肾结石、有症状的肾盏或憩室内结石等,对患者全身状况要求较高,老年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等,术后密切观察出血、感染等。
3.开放手术:现已较少采用,用于复杂、微创方法难处理的结石情况(如结石合并严重肾脏解剖异常等),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需谨慎评估患者手术耐受性及收益风险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