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为P-R间期延长,成人标准心电图中P-R间期超0.20秒(老年人超0.22秒),儿童超相应年龄正常范围上限,P波为正常窦性形态且规律出现,每个P波后均有相关QRS波群。
一、P-R间期延长
1.具体数值及意义
在成人标准心电图中(纸速为25mm/s,每小格代表0.04s),P-R间期超过0.20秒(老年人P-R间期超过0.22秒也可考虑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延长提示房室传导速度减慢,但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至心室。例如,通过心电图记录可以清晰测量出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当超过上述正常范围时,就符合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P-R间期方面的特点。
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的P-R间期正常范围与成人有所不同,一般新生儿P-R间期≥0.10秒,1岁以内≥0.11秒,1-5岁≥0.12秒,5-14岁≥0.13秒,超过相应年龄正常范围上限则可能提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等的患者,其P-R间期延长更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房室传导功能,导致P-R间期异常延长。
二、P波形态及规律
1.P波形态
P波形态通常是正常窦性P波形态,即Ⅰ、Ⅱ、aVF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这是因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的除极过程基本正常,所以P波的形态主要取决于窦性心律时的正常P波形态。例如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P波在相应导联的表现符合窦性P波的一般特征。
2.P波规律
P波规律出现,每个P波后均有一个相关的QRS波群。这是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区别于其他房室传导阻滞的重要点,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会出现P波后部分QRS波群脱落,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则是完全性的房室分离,P波和QRS波群无固定关系,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P波和QRS波群是一一对应的关系,P波规律出现且每个P波都能下传心室产生QRS波群。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如果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也需要考虑是否有潜在的心脏病变导致房室传导异常;而对于经常运动的人群,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要排查是否是运动相关因素影响还是本身存在心脏传导系统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