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两方面,症状有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和呼吸困难(单纯时较轻,合并左心衰时明显);体征有水肿(始于低垂部位的对称性凹陷性水肿等)、颈静脉征(搏动增强等,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具特征性)、肝脏肿大(淤血肿大、可致心源性肝硬化等)。
一、症状方面
消化道症状:右心衰竭时,右心室射血功能减弱,导致体循环淤血,胃肠道及肝脏淤血较为明显。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例如,由于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起上述消化道不适表现。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可能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胃肠道本身的功能也可能逐渐减退,而右心衰竭导致的淤血会进一步加重消化功能的紊乱。
呼吸困难:单纯右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表现相对左心衰竭较轻,但在病情进展或合并左心衰竭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其发生机制主要是体循环淤血,导致肺循环淤血相对较轻,但当右心衰竭合并左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加重,就会出现较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为活动后气短,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等。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等,更容易在右心衰竭时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加重情况。
二、体征方面
水肿:右心衰竭时,体静脉压力升高使软组织出现水肿,表现为始于身体低垂部位的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一般首先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减轻或消退;病情较重者可涉及全身水肿,还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老年人由于下肢静脉瓣功能可能减退,加上右心衰竭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水肿可能更易在下肢出现且相对更明显。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体位因素,水肿可能会分布在腰骶部等部位。
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竭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即按压肿大的肝脏时,可见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这是因为右心衰竭时,右心房压力升高,导致颈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颈静脉相关的异常表现。对于患有慢性肝病同时合并右心衰竭的患者,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可能会更复杂,需要结合病情综合判断。
肝脏肿大:肝脏因淤血肿大,质地较韧,有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竭可导致心源性肝硬化,出现肝功能损害、黄疸及大量腹腔积液等。在儿童群体中发生右心衰竭相对较少,但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的右心衰竭,肝脏肿大等体征也会出现,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病情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