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供血不足会致脑头晕黑矇等、心脏心肌功能受影响;引发心律失常风险增加,可致恶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影响消化系统致食欲减退等;对老年人会加重器官功能减退等;儿童会影响生长发育;女性生理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更复杂。
引发心律失常风险增加
心动过缓可能会引发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比如,在窦性心动过缓的基础上,可能会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当出现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脏的节律会变得极不规则,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进一步恶化,严重时可引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而心室颤动是导致心脏骤停的重要原因之一,会危及生命。有研究表明,心动过缓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概率比心率正常人群明显升高。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由于全身血液灌注不足,消化系统也会受到牵连。胃肠黏膜的血液供应减少,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长期的心动过缓导致的消化功能紊乱还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使患者出现体重下降、身体虚弱等情况。尤其是老年心动过缓患者,本身消化功能就相对较弱,再加上心动过缓引起的供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消化系统的不良症状。
对特殊人群的特殊危害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本身处于衰退状态,心动过缓会进一步加重器官功能的减退。除了上述的心脑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等问题外,还可能导致肾功能减退,因为肾脏的血液灌注也依赖于正常的心输出量,肾功能减退又会引起水钠潴留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而且老年人对心动过缓的耐受能力较差,轻微的心动过缓就可能引发明显的不适症状。
儿童:儿童心动过缓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心脏是为全身供血的重要器官,心动过缓导致的供血不足会影响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例如,可能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迟缓、运动能力落后等情况。而且儿童对心动过缓的代偿能力较弱,病情变化往往比较迅速,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处理。
女性:女性心动过缓患者在生理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可能会面临更复杂的情况。生理期时,女性身体处于相对特殊的状态,心动过缓可能会加重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妊娠期时,孕妇的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动过缓会使心脏的代偿能力进一步下降,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胎儿的供血供氧,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